近日,央視新聞聯播報道了湖南以智能制造為核心、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取得的系列成果及下一步經濟發展目標。
報道中,央視以中聯重科生產下線的國內首臺柴、電雙動力作業混凝土濕噴機為例,指出近一年來,湖南在制造業領域誕生的全國首臺套產品數量名列全國第一,成為湖南轉型升級“智能制造”的生動注腳。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湖南把智能制造作為牽引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的“牛鼻子”,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吹響了“創新湖南”的集結號。
然而,既不沿邊又不靠海,地處中部的湖南如何從制造大省變為制造強???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在中聯重科麓谷工業園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表示,總書記提出的一個非常明確的要求,就是經濟要從高速度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湖南是一個中部省份,在工程機械、軌道交通等諸多方面都有新的發展。制造業有相當的基礎??倳浱岢龅挠筛咚俣绒D向高質量,這個時機已經成熟。
作為我國裝備制造龍頭企業以及湖南省的一張靚麗名片,中聯重科近年來以提質增效、創新驅動、智能轉型為重點,開展“產品4.0”工程進行智能化建設、型譜優化,不斷推進落實著智能制造;同時,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資源,戰略再聚焦,讓企業轉向更加穩健的高質量發展階段。
圍繞“互聯網+”與工業4.0的內涵與外延,中聯重科通過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工程機械制造行業的結合,以智能產品、智能服務、智能工廠為三大抓手推進智能制造,促進著企業轉型升級。
在當前大數據物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中,售后和增值服務這塊“后市場”也在進行相應的升級。以4.0智能產品為載體,中聯重科的服務也更加智能化,企業實現了從傳統生產制造業向高端智能制造服務業的轉型升級。中聯重科通過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技術連接設備、企業與客戶,能為客戶提供浸入式運用、精細化運營、精準化維護及預測性維修四方面的智能化服務。
2017年,中聯重科通過產業結構調整、戰略聚焦,打造了一個更強更優的工程機械板塊集群?;炷?、起重機械等優勢領域更優更穩,機制砂、干混砂漿、噴射機械、高空作業平臺等新興板塊逐步發力。中聯重科以智能互聯的4.0產品和“后市場”服務,讓公司轉向更加穩健的高質量發展階段。
中聯重科將一直牢牢把握智能制造這一核心,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以更加智能的產品和服務為建設美麗中國做出應有的貢獻。